繁忙的工作、擁擠的交通、無盡的人際關(guān)系……每天生活在鋼鐵叢林里是不是也讓你感到厭倦?
而在浙南最大的山間盆地上,因山環(huán)水繞、偏居一隅,有個保留著稻菽泛浪、田舍掩映、阡陌縱橫之田園的千年古城。
在青山碧水間,隱藏著百余座格局相對完整的古村落古民居。這些古民居或隱群山之間,或依清溪之畔,或掩竹海古樹群中,渾然天成,古樸迷人,呈現(xiàn)一種樸素大美。
這里是松陽,它是攝影愛好者的基地,原始的村落里住了個文藝的靈魂......
黃家大院
一朵“在野”的木雕之花
這座花了60多年時間才建成的大院簡直就是一座“木雕殿堂”,華麗斑斕的木雕幾乎占據(jù)在梁枋上的每一個細部。冬日午時的陽光灑下,給這些構(gòu)件涂上了一層蜜蠟色澤,包漿變得越發(fā)的醇厚,看起來更加充滿了歷史豐韻感。
“歲寒三友”、“五子登科”、“連升三級”、“金榜題名”……那些惟妙惟肖的儒家人物仿佛隨時都會跳躍,歡叫,嬉笑,交談;牡丹、卷草、石榴、松樹……一株株奇花異草似乎還在吐納清涼,滿是清逸、豁達和淡泊。工匠將日月山川也搬到了宅第的梁柱上,大有萬里江山奔來眼底的磅礴大氣。
石倉古名居群
默默守護客家文化
石倉的四季不用太驚艷:夏有荷塘月色,秋有稻菽萬傾、橙柿梬楟,冬天酌一壺米酒,賞戲等來年春季。
村內(nèi)保留有古民居36幢,古廟宇5幢、古橋梁6座,形成一個龐大的建筑群,石倉每幢大宅都有雅致的堂號,門樓建筑大都為磚雕仿木梁結(jié)構(gòu),“泉水井、大水缸、硬山頂、馬頭墻,雕梁畫棟、泥墻青瓦”是石倉古民居的真實寫照。
作為浙江省最大的客家文化聚居區(qū),正如中國美院孫恒教授感慨的:“十里古宅,百里山道,為官闕氏,閩俗閩調(diào),山溪跌宕,石橋花轎,妙哉石倉,依然三百年風(fēng)貌”。
松陰溪綠道
松陽人的母親河
“按節(jié)下松陽,清江響繞吹”。流淌千年的松陽,“清江”是否無恙?在松陰溪畔,兩岸60公里的綠道郁郁蔥蔥;傍晚時分,裊裊煙火升起,在兩岸青山間構(gòu)成了迷人的畫卷;近看兩邊茶桑碧翠,一派田園風(fēng)光。
沿著棧橋行走,目之所及,綠樹紅花,清波蕩漾,撲面而來的是松陰溪的生態(tài)原貌。此外,60公里的沿溪堤防也進行了生態(tài)化改造,建成適合人走、騎行及車覽的環(huán)狀綠道,串聯(lián)江濱公園、獨山、延慶寺塔等名勝古跡。
西屏老街
被時光遺忘的古城深巷
松陽明清老街被譽為“活著的清明上河圖”,曾是松陽縣城最繁華的老商業(yè)街。只有四五米寬,兩旁老房子盡是晚清至民國初年的模樣。打鐵鋪、草藥鋪、理發(fā)店、棕板店......一派江南小城之傳統(tǒng)風(fēng)貌。
走在松陽縣西屏鎮(zhèn)老街上,大概時時會有與記憶深處畫面相撞的感覺。那一扇吱呀開合的木門,“叮叮錚錚”的打鐵聲,不時飄來的剛剛從鐵鍋沸湯中撈出的面條的氣味,總是似曾相識。這條始自漢唐,歷經(jīng)繁華的老街,雖然日漸凋零,仍然綿延數(shù)里。
西坑村
呼風(fēng)喚雨的天空之城
這處清代古村落海拔700余米,四面環(huán)山,古民宅特色濃郁。因獨特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,呈現(xiàn)一副云蒸霞蔚,龍騰虎躍,變幻莫測之仙境。
這里的云霧負氧離子爆表,聞起來有新鮮藍莓的甜味,它們不僅能看,還摸得著。
大木山茶園
在茶香中暢意迎風(fēng)
史料載,三國時松陽茶葉已成規(guī)模,至唐代已是興盛。在連綿起伏的茶海中,人與自然完美互動,繪就一副阡陌縱橫之田園美景。
松陽的大木山茶園是中國最大的騎行茶園。茶園內(nèi)丘陵連綿,水庫密布,茶香四溢,景色宜人,騎行車道貫穿其中。路邊不時可見前來寫生的畫家,在油布上涂抹依山傍水的茶園風(fēng)光。
茶園騎行環(huán)線有8.3公里,專業(yè)騎行賽道7公里。騎行者在貫穿茶園而過的綠道上乘著微風(fēng),如在碧波中徜徉。上下坡、大轉(zhuǎn)彎,車輪下的道路高低起伏。 平田村
夯土的黃墻與淳樸的村民
平田村海拔610余米,水汽充沛,云霧繚繞,古民居呈階梯式層層鋪開,斑駁的墻體在陽光下泛著金黃。
村中卵石、塊石的巷道四通八達,或與人家相接,或與田梗相通,或與遠道相連,高高低低,曲曲折折,在光陰中不斷生長,不斷延伸。這個人口只有幾百人的偏遠小村莊幾乎被踏破了門檻。
巖西村
北風(fēng)吹,雪壓柿子滿樹紅
巖西村距離松陽縣城不遠,往西5公里左右便到了,村子里100多棵柿子樹鑲嵌其中。村中的柿子樹很多已有上百年樹齡。
行走在村中,空氣中便是濃郁的柿子香,紅紅的柿子在密密麻麻的枝椏間格外惹眼。柿子樹下黑色的屋頂、黃色的墻壁更顯艷麗與好看。由于柿子不方便采摘,村民便索性任由它們生長凋落,嘴饞時打落幾顆剝皮后曬干食用,年年月月,每到深秋初冬便成了一副絕美的鄉(xiāng)村圖景,游客偶爾也打落顆柿子嘗嘗,是實實在在的甜。
楊家堂村 金色的布達拉宮
350多年的歷史,階梯式建筑格局被人譽為江南之“布達拉宮”。
古民居建筑樸素,掩在青山之中,同樣令人流戀忘返。最大的亮點是每幢老屋的院墻上都有毛筆書寫的《詩經(jīng)》、《論語》等經(jīng)典詞句及古訓(xùn),字跡雋永飄逸,落筆生風(fēng),仿佛書家剛剛落筆,還帶著清香的墨汁。
小竹溪村
因非遺傳承而熠熠生輝
村落歷史悠久,四面環(huán)山,山上竹林郁郁蔥蔥,一條清澈見底的竹源溪從村中穿過,可謂山清水秀。
古老的地方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傳承,提起它,總繞不開“小竹溪排祭”民俗活動,每年正月舉行的盛大民俗節(jié)慶,已傳承140余年。 麒上村
名不見經(jīng)傳的畬族村
麒上,有著略飄仙氣村名,因麒麟山得名。雖有云蒸霧繞、古樹參天,但因地處偏遠,這個充滿畬族風(fēng)情的小村落,名不見經(jīng)傳,并不為人所熟識。
未暴露在世人面前的小村落,大約也因此而兀自生長開來,幾畝池塘,一方山水,映襯著飽經(jīng)歲月的土泥房,一派歲月靜好的模樣。 黃米粿
黃米粿是將松陽高山中一特有灌木燒成灰,瀝取其汁,用以浸泡上等梗米至米色橙黃,沖凈蒸熟,置石臼中搗成團,然后分切小塊,趁熱將其揉壓成扁圓或長條形即成。黃米粿色澤晶瑩,清香宜人,柔韌可口。用肉絲、青菜、冬筍絲等爆炒,色味一絕,是松陽民間傳統(tǒng)節(jié)慶或招待貴賓的佳肴。 八寶燈盞盤
松陽人每逢春節(jié),家家戶戶都炒制八寶菜。八寶菜以紅白蘿卜絲為主,加入腌蘿卜絲、豆腐干、腌白菜、香菇、冬筍絲、油豆腐絲、海帶絲等等,湊成8樣,用素油炒成一菜,故稱“八寶菜”。 用調(diào)稀的面糊,用勺舀少許,放上帶有的胡蘿卜絲、咸菜絲等八寶菜原料,再復(fù)以面糊,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時取出,即成八寶燈盞盤。 松陽街頭時見這種小吃,路人腹肌眼饞,可隨見隨買,趁熱即食,別有一番風(fēng)味。在松陽靖居一帶還有現(xiàn)做待客的習(xí)俗。 來源:我要露營 |
鄉(xiāng)村旅游網(wǎng),鄉(xiāng)游天下®旗下網(wǎng)站
鄭重聲明-:本站部分圖文內(nèi)容取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您若發(fā)現(xiàn)有侵犯您著作權(quán)行為,請及時告知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(quán)作品、停止繼續(xù)傳播!
網(wǎng)站運維:鄉(xiāng)游天下(北京)旅游文化發(fā)展有限公司
合作支持: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(xué)會茶文化研究院
新聞熱線:010-89941990 1336 6637 678 郵箱:zgxclyw@126.com
Copyright © 2016 鄉(xiāng)游天下 crttrip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備19025435號 京公網(wǎng)安備11010602004981號